第(2/3)页 为官者当为百姓谋福利,让百姓生活的更好,而不是利用手里的权势,作威作福。” 柳山青沉思道:“该如何教育?” “这一代人就别想了,他们的思想、认知早就定型,就算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,他们也改不了,我们当从下一代人入手。” “这就是你之前提出在各郡县开设学堂,教导由你统筹编纂的教学内容的另一个目的?” “这是一方面,最重要的还是开民智。 儒学、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虽然实用,但已不符合如今的环境。 再者,一家之言,总有偏颇。 朝廷也不应该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,只推行一家学说。 我们应当整合百家,融百家之长、去百家之弊,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前社会环境、国情的教育体系,为国家培养人才。 况且,这样也能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。” 柳山青说:“等打完仗,就开始吧。” “嗯,慢慢来,”施然说,“现在朝中看上去是没有反对我们的势力,但我们一旦推行新的教育体系,新的选官制度,一些原本支持我们的人,肯定会走到我们的对立面。” 柳山青霸气十足的说道:“那又何惧?” “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,是可以温水煮青蛙,为何要一下子将人全都推到我们的对立面?” 施然说:“就像推行贪污罪等相关律法,我之前定然跟你说了很多吧,实际上推行的时候,不也只是推行了一部分。” “这些政策对于现代的大随来说,太过激进了,一下子全部推行出去,只会适得其反。 我们的时间很长,可以慢慢来。你不用担心日后会横生变故,我学堂里教导的一直都是我跟你说的这些。等他们成长起来,我们想要执行的政策将会畅通无阻。” 柳山青不反对施然所说,但也没再说什么,继续翻看着赃款账本。 施然也没在说什么,站起来,走到一旁,接着站桩。 站完桩、泡完药浴,施然享受完小青青帝王级别的按摩,又一次自然地将小青青搂入怀中,聊着政事,安然入睡。 翌日,施然、柳山青现阶段在大随待的最后一天。 施然陪着柳山青接见完汇报工作的大臣,让玉儿将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奉常叫了过来。 奉常名为公孙树,五十多岁,是五世时期的老臣,儒家有名的学士。公孙树不像其他儒士那般死板、固执,善于变通,揣摩上意。 五世时期,见五世厌恶、忌惮施远,便时不时的把假扮纨绔的施然拉出来批一顿,言辞严厉、毒辣。 柳山青登基,施然掌权之后,公孙树立即向施然请罪,主动倒向施然、柳山青,引经据典的为柳山青的登基创造合法、合理性。 施然愿意留着公孙树,不是因为公孙树说话好听,不是为了留着公孙树作为一个示例,让五世的老臣都臣服于他和柳山青,而是公孙树此人固然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,但他不是出于私心,是为了巩固儒学在朝堂的地位。 经过施然的调查发现,公孙树没有利用自身的权势,为自己谋取私利,侵占百姓良田,相反他还贯彻孔子的有教无类,门下子弟大多是普通百姓的孩子,其中还有不少孤儿。 如此,施然就算再看不上儒学,看不上公孙树的见风使舵,也没有要处置公孙树的心思。 相反,公孙树这人十分有才能,不仅善儒,还善法,听说武艺也不错,更何况公孙树这人十分识相,施然没理由弃之不用。 如今,公孙树不仅担任奉常,还是教材编纂的主导者之一。 施然在决定让公孙树编纂教材之前,特意找公孙树聊了一会,目的是想要让公孙树更改儒学典籍,增加爱国爱民的内容,还要有教导人们变通、务实的内容。 公孙树心里是不乐意的,在他看来孔圣人之言怎可随意更改,但他清楚若是拒绝,以后推广天下的教材,将没有儒学的一席之地,故只得答应下来,且花上十二分心思,就想增加儒学在教材中的份量,最好是能单独成科。 而公孙树的答应,导致其他的儒学名仕,纷纷和公孙树决裂。他们辱骂、唾弃公孙树,认为公孙树是助纣为虐,在掘儒学的根。 公孙树对此不辩解、不解释,默默做着施然交给他的工作。 公孙树认为自己的付出是有成果的,至少在国文一科里,施然允许他加入孔子等儒学先贤的光荣事迹,允许他加入《论语》等儒学经典。 第(2/3)页